鋼管防腐加工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驟:
一、原材料準備與檢查
選用鋼管:根據實際需求,選用無縫鋼管、螺旋鋼管或直縫鋼管作為母材。
檢查鋼管:對鋼管的尺寸、壁厚、材質等進行檢查,確保鋼管表面無裂紋、結疤等缺陷。
二、鋼管表面處理
清洗:去除鋼管表面的油脂、污垢、鐵銹等雜質。可以使用溶劑清洗或火焰烘燒的方式去除油脂,對于其他污物可采用鏟除或吹掃的方法清理。同時,用吹掃設備清掃鋼管內的沙石、泥土、鐵屑等雜物。
預熱:通過中頻感應加熱裝置將鋼管預熱至一定溫度(通常為40℃-60℃,在潮濕季節和冬季可提高到80℃),以除掉鋼管表面的水分,提高除銹效果和鋼砂的清潔度。
拋丸除銹:采用拋丸除銹裝置,通過控制傳動線運行轉數和拋丸器電機電流,保證正常除銹工作。除銹清潔度應達到Sa2.5級,錨紋深度控制在50-75μm。
三、防腐層涂敷
涂敷傳動線調整:調整傳動輪中心距、角度和運行速度,確保鋼管在涂敷過程中傳動平穩,涂層搭接線螺距符合要求。
底漆涂敷:鋼管表面預處理合格后,盡快涂底漆,要求涂敷均勻、無漏涂、無氣泡、無凝塊,干膜厚度不應小于規定值。
中間層與外層涂敷:按照底層環氧粉末、中間層膠粘劑、外層聚乙烯的順序進行涂敷。將三種材料依次涂覆在鋼管表面,并通過加工使之與鋼管牢固結合,形成優良的防腐層。加工方式一般分纏繞式和圓模包覆式兩種。
四、固化與冷卻
固化:涂敷完成后的鋼管進入固化爐進行固化,使防腐層充分固化,形成堅固的防腐結構。
冷卻:通過水冷或風冷等方式進行冷卻,降低鋼管溫度。
五、質量檢測
外觀檢查:檢查防腐鋼管的外觀,確保涂層均勻、無破損、無氣泡等缺陷。
厚度測量:使用磁性測厚儀測量涂層的厚度,確保達到設計要求。
附著力測試:使用硬質刀具在涂層上劃一個夾角為60°的切口進行抽查,應劃透涂層直達基材,用膠帶粘貼劃口部分,撕掉膠帶后觀察劃痕處,涂層應無剝落。
電火花檢測:使用電火花檢測儀對防腐層進行檢測,確保無漏涂點。
六、包裝與儲存
包裝:經檢驗合格的防腐鋼管進行包裝,通常在兩端系麻繩,防止防腐層摩擦受損。
儲存:將鋼管存放在通風良好、干燥的倉庫內,堆放層數一般不超過5層。
七、特殊防腐處理(可選)
根據實際需求,還可以對鋼管進行特殊的防腐處理,如纏繞玻璃布、外涂面漆等,以進一步增強防腐效果。
綜上所述,鋼管防腐加工的流程包括原材料準備與檢查、鋼管表面處理、防腐層涂敷、固化與冷卻、質量檢測、包裝與儲存以及特殊防腐處理(可選)等多個步驟。每個步驟都需要嚴格控制質量和技術要求,以確保最終產品的防腐性能和使用壽命。